跨一步,海闊天空
5/4/2005,從2004年底到2005年中旬,編輯已經分別協(xié)助兩個不同的國內廠商在兩個不同的國家開拓海外業(yè)務,內容覆蓋MSTP、NGN、CDMA等多個方面。出乎編輯意料的是,海外的市場竟是如此廣闊,頗有點讓人眼花繚亂的感覺,讓人想起當年“IT泡沫”時代的中國。
雖然中國人均GDP仍然偏低,雖然中國的通信業(yè)存在著種種非市場化的特性,但中國的通信業(yè)無論在技術成熟度還是市場普及率方面都已非常領先。以光通信為例,老外對中國遍地光纜的情況就非常驚訝,他們的多數(shù)運營商還在采用快速占領市場的微波,而我們早已改用容量更大更安全的SONET設備了。
而海外的運營商的情況恰好相反,很多第二/三世界國家盡管經濟水平高于中國,但通信還明顯處于極為落后的階段,模擬交換機充斥著整個國家交換網(wǎng),一級干線還是幾個STM-1的通路,無線通信幾乎等同于零,手機屬于貴族階級的消費產物。Internet接入則是少而又少,申請一個出國的E1專線價格高的嚇人。
正基于此,海外的運營商也非常迫切的需要改造自己的網(wǎng)絡,提升網(wǎng)絡價值。對他們來說,投資的多少不是關鍵,而是能不能為他們的網(wǎng)絡運營帶來實際的效益才是重點。前者對于試圖跨出海外的國內設備提供商和網(wǎng)絡集成商而言,無疑是非常具有誘惑力的。
當然,海外項目和國內項目相比,還存在著許多不同:
從服務層面說,海外運營商多數(shù)都比較懶,他們希望廠商所作的工程都是類似交鑰匙性質,從頭至尾不需要自己太操心。廠商可以采用分包的形式擴充業(yè)務范圍。另外海外人員由于人少,往往要求素質高,常常一個人頂幾個人干活,還要有一口熟練的英語。
從技術層面說,海外運營商多數(shù)都比國內的運營商大膽,新技術使用率較高。尤其在可接受的領域內,都愿意采用最先進的技術。不過這一切要有合適的引導,比如他們就認為,讓移動運營商建設高性能的傳送網(wǎng)就是不明智的。
從市場方面說,海外運營商貨款信譽比國內要好,而且設備的折扣也少。但是前期測試門檻較高,而且多數(shù)需要免費的試驗網(wǎng)驗證性能。
當然,與過去一樣,中國企業(yè)想進入歐美領先市場仍然是非常困難,但事在人為。今天早上 CFOL上宣布了華為選英國電信BT的21CN網(wǎng)絡供應計劃,作為國內接入網(wǎng)和傳輸網(wǎng)的佼佼者,華為終于向國人展示了他雄厚的實力和堅決走出去的信心。不要忘了,就在一年前的今天,柳傳志和楊元慶基本敲定了聯(lián)想收購IBM PC部門的構想,并在不久后將這一宏偉計劃付諸實現(xiàn)。如今,華為和聯(lián)想,這兩個中國IT界的領頭人終于攜手走向了一個新的天地。
也許不久后的某一天,當你在世界各地的機場免稅店里閑逛,你不僅可以看到“Lenovo”的筆記本電腦,還會看到售貨臺上刻有閃亮“HuaWei”或“ZTE”標志的IAD電話終端。
By CFOL yxy791106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