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2013,更小、更快、更優(yōu) – 這是多年來光纜的發(fā)展趨勢。隨著色散補償技術的發(fā)明以及人們對提高光纖可靠性等問題的關注,“更快、更優(yōu)”無疑是20世紀90年代所倡導的目標。
近年來,業(yè)界一直注重減小光纖網絡的占用面積。可以說在2005年左右隨著光纖供應商開發(fā)出小彎曲半徑(RBR)光纖,朝著更小光纜和硬件發(fā)展的趨勢就已開始出現(xiàn)。這些新的光波導管設計出現(xiàn)后不久,人們便制訂了國際標準進行規(guī)范,即ITU G657。隨后,由于光纖對宏觀彎曲和微觀彎曲的容限逐漸增大,因此這些可以“打成結”的光纖開始允許實現(xiàn)尺寸更小的光纜設計。
小彎曲半徑光纖的宏觀和微觀效益
宏觀彎曲是一種容易理解的簡單現(xiàn)象。ITU G657針對宏觀彎曲性能規(guī)定了特殊彎曲半徑處的特殊光損耗規(guī)范。然而,有些說法認為微彎性能得到提高來自于小彎曲半徑的主要特性可實現(xiàn)尺寸更小、性能更高的布線。用于實際分析宏彎與微彎之間差異的一種方法是,想象將一根光纖纏繞在您的手指上,測量光纖損耗(宏彎),將一張砂紙按在光纖上并測量相應的損耗(微彎損耗),然后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
在這兩種情況下,導致信號損耗的根本光學現(xiàn)象有著非常大的區(qū)別。當光纜暴露在低溫環(huán)境中時,光纜中的材料將趨向于收縮,順沿著光纖長度施加作用力。這種作用力會引起光纜內光纖的微彎。例如,小彎曲半徑光纖的微彎容限得到提高無疑可幫助光纜承受較大的溫度變化。
全球光纜制造商都在利用小彎曲半徑光纖的這種特性。他們的“愿望”便是研發(fā)出可以像使用銅纜一樣地使用光纜-堅固耐用、尺寸小、實用,任何人都可以輕松操作,而且不會損壞光纖。為達此目標,人們還對制造光纜過程中使用的材料進行了創(chuàng)新。小彎曲半徑光纖的彎曲性能得到提升,促進了新材料和新制造技術在光纜制造中的使用,從而使光纜尺寸更小、重量更輕。這些難題一起解決了,便可以制造出尺寸更小、彈性更大的新一代光纜。
小半徑光纜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插接線和其他直連方式光纜。除了能夠在相同空間中安裝更多光纜這一明顯的好處之外,光纜尺寸更小還可以加快空氣流動,因為光纜占用的管道空間更少了。
隨著有源電子元件供應商嘗試小型化及合并電子機柜,這種優(yōu)勢的重要性將會更加明顯。在此類電子機柜中,熱量逐漸成為一個重要問題。通常,人們會考慮銅纜沿線的氣流(銅纜本身會產生熱量)。但隨著設備機柜變得更小、更熱,氣流的各個方面都變得十分重要。
[b更小型直連光纜和跳線的新浪潮已經開啟
尺寸更小,超乎您的想象[/b]
這種現(xiàn)象現(xiàn)在可能沒有那么明顯,但是圓形光纜的直徑每減少一個單位,光纜占用的空間(圓形的面積)會相應地減小很多。因此,光纜直徑稍有減小就可能意味著占用空間大大縮小。舉例來說:
因此,將典型的2.0-mm光纜與直徑為1.2 mm的光纜相比較,可以清楚看出,雖然光纜直徑并沒有減小一半,但在相同空間(1平方英寸)內可安裝的推薦光纜數量幾乎是原來的3倍之多!
為了更直觀地說明,以一捆含有24根跳線的光纜為例。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就是兩者的差異:
1.2-mm和2.0-mm捆扎光纜的尺寸對比
在該圖中,您可以看到,在直徑為1.2-mm的光纜示例中,相同數量的光纖占用的空間要小得多。同樣,即使將直徑為1.6-mm的光纜與直徑為1.2-mm的光纜進行對比,相同空間中可安裝的光纜數量也超過了兩倍!
同時更強韌
大家下一個可能會問到的問題是關于更小尺寸光纜的長度。在21世紀前十年的后期,Telcordia針對廣泛使用的GR-409直連光纜標準發(fā)布了修訂版2。修訂版2中包括名為“小型”光纜的子分類,允許按照GR-409標準生產強度更低的光纜。修訂版2降低了對所謂的小封裝安裝抗拉強度的規(guī)定,允許光纜承受9磅(40N)的安裝負載,而不是22磅(100N)的標準安裝負載。當時,人們普遍認為降低強度是生產尺寸越來越小的光纜所必需的。與額定負載為22磅的光纜相比,額定抗拉負載為9磅的光纜需要安裝人員更加謹慎小心,以免光纜損壞。
但是,目前一些以小彎曲半徑光纜為基礎的線纜實際上使用的材料/設計/方法會使光纜尺寸更小,超出GR-409中規(guī)定的原始22磅抗拉安裝負載。
例如,1.2-mm直連光纜現(xiàn)已上市,可支持30磅的額定安裝負載。與額定小型的2.0-mm光纜相比,這意味著直徑為1.2-mm的新型光纜的強度是其3倍,并且只會占用三分之一的空間。
因此,不久之后,數據中心管理者和其他人員將能夠安裝尺寸比以往小很多的光纜,同時不會被動地選擇GR-409的小封裝,從而不會降低光纜強度。收到GR-409光纜的報價單時應多加留意,以確保您了解將購買的光纜規(guī)格。許多人都不了解這種區(qū)別。
您接下來會問什么問題?如果光纜尺寸可以減小,那么硬件尺寸也可以減小。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看到比任何時候具有更小尺寸的硬件,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密度更高、更加緊湊的布線管理,同時保證網絡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