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經BP社ITPRO編輯部提出了2002年美國10大IT新聞評選候選的20個事件,其中貝爾實驗室黑幕曝光事件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以下讓我們重溫本次事件。
“他將來肯定會因這項研究獲得諾貝爾獎”——當貝爾實驗室(美國朗訊科技公司貝爾實驗室)的年輕科學家Hendrik Schon(32歲)發(fā)表關于有機物質電子特性的論文時,全世界的物理學會都對這顆新星的誕生表示歡呼。
他自己挑選、自己證明了實現(xiàn)可能性的數(shù)項實驗課題都是成為未來IT產業(yè)支柱的極為重要的骨干技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去年秋季發(fā)表的“分子半導體”論文。
這篇論文一發(fā)表便吸引了全世界科學家的目光!
分子水平的半導體可以說是現(xiàn)有半導體技術的延伸,是最小的元件單位。要想超越這一技術進入更小的設計領域,就必須開發(fā)基于“量子元件”這一全新原理的新技術,但離實用化還相當遙遠。因此,作為下一代集成電路技術,分子半導體可以說是最現(xiàn)實的技術。
Schon在去年10月份與其同事,共20名科學家聯(lián)合發(fā)表了“成功制成分子水平的半導體”。
由于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實現(xiàn)分子水平的半導體,該論文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全世界科學家的關注,許多科研小組進行了追加驗證實驗。但雖然一流科學家們多次對此課題發(fā)起了挑戰(zhàn),但都未能確認Schon發(fā)表的實驗結果(哈佛大學的物理小組在同期也發(fā)表了有關分子半導體的基礎研究成果,但與貝爾實驗室的實驗完全不同)。
對于驗證實驗未獲成功,最初都認為“Schon的實驗技術過于前沿,其他科學家達不到這個水平”。與其說是“實驗中有問題”,更多的解釋認為“Schon的水平是其他科學家無法追趕的”。
但不久發(fā)現(xiàn)該論文中刊登的圖表已經在Schon此前發(fā)表的三篇論文出現(xiàn)過。由于這些論文都是相互獨立的研究課題,因此很難解釋為何文中會出現(xiàn)同樣的圖表。此外該論文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批評之聲逐漸開始出現(xiàn)。
調查結果——“完全捏造”
貝爾實驗室開始重視這一事態(tài),并委托外部科學家小組調查該論文的正當性,于9月25日發(fā)表了調查結果。
于是,便有了“完全屬于捏造(分子半導體實驗完全是偽造)”這一驚人的調查結果。而且這完全是Hendrik Schon個人的責任,聯(lián)合署名發(fā)表該論文的科學家同事都沒有參與“偽造”。
該調查報告確認Schon的論文中存在16項漏洞,包括“替換數(shù)據(jù)”、“明顯違背物理法則”等,由此,調查小組不得不做出“實驗結果純屬捏造”的結論。
讀完調查報告后,感到最令人吃驚的是貝爾實驗室內部對杜撰實驗結果的核查體制。與其說“核查體制存在缺陷”,不如說貝爾實驗室根本就沒有進行真正的核查。所有的實驗都是由Schon一個人測定,除他之外誰也沒有親眼見過實驗結果。調查小組要求Schon提交實驗原始數(shù)據(jù),但卻一項也沒有找到。
對此,Schon的解釋是“計算機磁盤容量不足,實驗數(shù)據(jù)全部丟失了”。調查小組隨后要求Schon交出實驗裝置,但回答是“這些裝置全都不在或損壞了”,無法確認操作步驟了。也就是說,“世紀科學論文”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核查,就通過了貝爾實驗室的內部審查。
信任危機已擴散到研究領域?
調查報告特別強調了“論文合著者與‘偽造’毫無關系”這一點。從實驗的準備到數(shù)據(jù)測定,以至評價解釋“都是Schon一個人干的,科學家同事絲毫沒有參與”。報告稱“聯(lián)合研究人員甚至連實驗裝置的使用方法都不了解”。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yōu)楹我?lián)合署名作為論文的合著者呢?這實在讓人難以理解。這不免讓人覺得調查報告有意將罪名集中到一個人身上來轉移大眾的注意力,讓人們將目光從學會目前存在的根本性問題上移開。
Schon的實驗結果不僅沒有經過貝爾實驗室的內部核查,甚至還被直接刊登到《自然》以及《科學》等一流科學論文刊物上,可見Schon的問題在研究領域是具有普遍性的。
由于安然與世通的會計丑聞,美國經濟已經陷入了信任危機,而此次事件是不是表明這一現(xiàn)象也擴展到了支撐產業(yè)基礎的科學研究領域呢?
光纖在線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光纖在線官方微信